l 应用领域
1、水文工程地质及工程地质勘查,岩溶专项等,有效探测深度可达300米以上;
2、金属矿产及某些非金属矿产勘查;
3、在地面探测含水层,断层含水性,煤层结构和陷落柱;
4、在井下探测采区内部和外围以及掘进头前方的储水结构;
5、探测良导性矿体埋深和产状,探测蕴矿构造;
6、圈定煤矿陷落柱和含水带;
7、探测采空区及其含水性;
8、圈定溶洞分布和含水性;
9、煤田、油气田以及地热田勘查;
10、寻找地下管道、考古勘查及军事工作勘查
l 主要特点
1、大功率模式:作为行业先进的大功率瞬变电磁仪,发射电流达到100A,有效探测深度可达300米以上。
2、优化硬件配备:接收发射一体化主机设计,舍弃行业内传统的大功率发射机,减轻下井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无源发射接收线圈一体化集成,结构紧凑,系统配置轻便,适宜现场运输与便捷使用;高精度触摸显示屏,使用操作更友好便捷;先进的低功耗嵌入式操作系统,使用更稳定;数据智能化存储,无需手动操作存储。
3、先进的施工方式:采用先进的“8”字形线圈施工方式,保证精准探测能力;
4、智能化内业系统:设备配备智能化的内业解释与一键自动成图系统;
5、三维成像展示:支持行业先进的探测成果三维成像展示与解析技术;
6、通过加大发射功率的方法增强二次场,提高信噪比,从而增加勘探深度;通过多次脉冲激发二次场的重复测量叠加和空间域多次覆盖技术应用提高信噪比,能够应用于工作复杂、噪声干扰大的矿山井下和隧洞顶、底板和超前探测。
l 技术指标
DKTEM-18隧巷道大功率瞬变电磁仪-技术指标
项 目 | 参 数 |
发送电流强度 | 80A≤I≤100A |
电流脉冲宽度 | 1ms、2 ms、3 ms、4 ms、5 ms |
电流发射频率 | 400Hz、256Hz 、75Hz、62.5 Hz、12.5 Hz、6.25 Hz、1.5625H z、更低;非调制单个矩形脉冲输出,频率误差±2% |
线圈规格 | 1m*1m--5m*5m(用户可任意定制) |
电源输出电压 | 8.2±0.2V |
叠加次数 | 无限制,可任选; |
关断时间 | 0.1-20uS(与线圈电感相关) |
发射波形 | 双极性矩形波 |
主控机 | 军用级低功耗嵌入式系统 |
测道数 | 最多1024道(可任意设定测道数) |
A/D转换器 | 24 bit |
最小采样间隔 | 1μS |
动态范围 | 140 dB |
本底噪声 | 0.1uV |
端口 | USB2.0 |
内存 | 2GB |
数据存储 | 16GB |
显示屏 | TFT10.4寸(1024*800)32位真彩屏,LED背光 |
硬件平台 | 嵌入式ARM处理器 Cortex-A8 |
触摸屏 | 10.4 寸高精度触摸屏 |
解释软件 | 智能化数据处理解释,一键自动成图系统,能够匹配与实现三维成像展示技术 |
电源 | 内置高性能可充电电池 |
连续工作时间 | 10小时以上 |
主机尺寸 | 406x330x174(mm)(长×宽×高) |
主机重量 | 约3.5Kg |
工作温度 | -20℃~+40℃ |
l 配置清单
DKTEM-18大功率瞬变电磁仪-主要配置表
部 件 | 名称 | 数量 |
主机 | DKTEM-18大功率瞬变电磁仪 | 1台 |
配件 | 发射接收一体化线圈,地面勘探不同深度匹配线圈(深度30米,50米,100米,200米,300米各自匹配线圈) | 5组 |
软件 | 智能化瞬变电磁系统解释软件和加密狗 | 1套 |
装置* | 瞬变电磁仪固定装置 | 1套 |
专用设备托运行李箱 | 1个 |
l 设备实测数据图例
瞬变电磁仪主机及发射接收系统
l DKTEM-18瞬变电磁工程案例:
1、大功率瞬变电磁仪在地面勘探中的应用
案例背景:2019年7月在湖北宜昌根据甲方划定的填埋场勘探区域,通过物探方法评价地质环境条件,查清范围内的地层的富含水区域分布情况,对填埋场内的采空区做出初步评价,勘察深度为20米-200米,为填埋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提供资料。技术选取方法上选择瞬变电磁法;
探测设备:DKTEM-18大功率瞬变电磁仪
瞬变电磁法试验测线:通过在发生地面裂缝的路面集中开展试验测线工作,确定工区设备施工参数为:发射线框2.5×2.5米、发射电流100安培、供电脉宽5毫秒、叠加次数18次;试验测线成果分析。从探测结果上看,测线4个区间(50-60m,90-100m,120-150m,190-200m)在距地表75-110m深度区间存在明显低阻区域。
结合地表裂缝现场对照情况以及地表-地下矿区采掘信息综合对比分析,测线底部埋深90-100米左右的低阻异常区区域跟实际采空区揭露的巷道和采空区范围基本吻合,塌陷区对应的底部异常和主要探测的异常区段也基本形成对应关系,该工区测试线探测的低阻异常区域能对采空塌陷区域进行有效判别,拟将实验测试线所用的各项设备施工参数作为工区正式施工参数。
图7 试验线视电阻率断面图
图8 试验线地表裂缝现场图
本次勘探使用近年来开发的小回线大电流的瞬变电磁勘探系统,本次勘探瞬变电磁法测网密度为:1-4线30m×10m,5-10线30m×20m;实际完成勘探线10条,坐标点304个,试验点23个,检测点20个,总计物理点347个,完成了本次地面电法勘探设计的工作量。
图10 7号测线视电阻率剖面图
图11 8号测线视电阻率剖面图
工区测线低阻异常主要分布三维效果图
图12 工区三维俯视图
图13 工区三维正视图
本次重点对高程-20~90米范围内的低阻异常区进行圈定。
图14 填埋场工区灾害评估异常分布情况(200米以内主要异常)
探测解释:本次探测工区异常区域以局部破碎裂隙分布和浅地表低洼池塘影响为主,1-4号线所属区域作为重点边界隔离带控制区域,该工区内未发现明显石膏矿主要采空区低阻异常区域。右下角反应低阻区域相对较多,结合实际地质情况分析,该片区域受浅地表低洼池塘影响范围较大,因此该片区域的低阻异常不作为可能的主要采空区威胁的低阻区域分析。